做錯事後,要承認自己犯了錯,通常需要很大的勇氣,我把它稱為「勇敢的力量」,這也是班上徒兒尚欠缺的一種力量。
本週因為天氣不良的關係,在體力與精神上,無法獲得疏泄的管道。因此,徒兒們的火氣比較大,只要稍微一點小事,常常大發雷霆。
週四中午,阿崴拿著一件被撕了破洞的雨衣,前來問我是誰的?剛好之前曾看過,所以告知是某人的,心裡同時想著該如何讓那位苦主不會淋雨回家,及後續的處理程序。
結果,經過兩節課後,那件雨衣再度出現,竟然變得更破爛,這下子換我火大了,於是開始詢問整個過程。但孩子們的表現,卻是很讓我不能接受,有人開始放話,說著某某人有在玩「它」,立時就有人馬上反駁,頓時火藥味十足。趕緊深呼吸幾下,先緩和下自己的暴躁脾氣,強調說明:「要承認自己所犯的錯,需要很大的勇氣,我只要知道是誰把雨衣撕得更破爛而已。」
經過一陣子的沈默後,阿曄舉手了,他說是因為中午生氣的關係,把雨衣撕破了。得知結果後,我拿了錢給苦主,請他先去買件輕便雨衣,先解決回家不會淋雨的問題。順便來堂機會教育,要大家明瞭,生氣時應該先想辦法讓自己緩和下來,不可因為自己生氣,而做出讓自己後悔的舉動。更要學習怎樣在犯錯後,能有更勇敢的力量,承認自己的錯,進而改善這個缺失。
當然,事件中的阿曄,只因為自己生氣,便破壞了同學的物品,那是不對的,必須要對此事負責。但我要其他人學習的,是阿曄的勇氣,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錯,並進而負起責任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