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句欣賞

【公視佳句】「不懂不羞恥、不學才內疚」。



【自我反省】「聞過則喜」:當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缺點時,應該感到高興,因為代表別人還在乎自己。如果我們心中,很肯定自己,面對別人的批評,則是一種提醒與覺察,變成進步的動力;如果別人的批評無理,則不會接受,更不會因為批評而受傷。



【阿基師】「不要抱著六十分哲學,可以做到九十分就要做到九十分」、「生氣1分鐘會失去60秒的幸福」、「跌倒並不可怕,沒人會看你跌倒,但有人會看你如何站起來」



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

[No.70]你的口說好話了嗎?

昨天看了一本書,書中有篇文章內容的小故事,覺得對部分同學可能有些幫助,所以將那一段節錄出來,希望在看過後,能學得一些道理。

小故事:
佛陀在旅途中,遇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。
連續好幾天,那人用盡各種方法誣蔑他,佛陀始終不為所動。
那人忍不住了,問佛陀說:「難道你是聾子嗎?對我的責罵竟然充耳不聞。」
佛陀這時笑了,轉過身來說:「有人送你一份禮物,但你拒絕接受,禮物應該是誰的呢?」
那人說:「還是送禮物的人啊!」
佛陀笑著說:「所以我不接受你謾罵與批評,懂了嗎?」
那人摸摸鼻子走了。

從這個故事來看,如果我們心中,很肯定自己,面對別人的批評,則是一種提醒與覺察,變成進步的動力;如果別人的批評無理,則不會接受,更不會因為批評而受傷。


今天,同樣有同學的嘴巴快了點,說出了不好聽的話,請他再說一次,卻也有自知之明而不敢表態,於是將這則小故事說給大家聽。同學們,在聽到「禮物是誰的呢?」這邊時,都恍然大悟了~

喚出被辱罵的那位同學,稱讚她不予理會對方的智慧,其實正如故事中佛陀的一般。

你要當佛陀,還是那位謾罵的人呢?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